你是不是也會常常疑惑:怎么大家付出的時間和努力都是一樣的,卻總有人每次都比我考得好呢?
是不是大家每次說不學,其實都回家偷偷學習了??!
但其實,學習這個東西,光靠勤學苦練也不一定就能提升多少,得用對方法才行。
所以,今天咱們就結合心理學視角給大家分享5個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。
一、注意力穩定性理論:必須有目的地預習
人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穩定,而是呈現周期性起伏變化的。
通俗講就是課堂45分鐘,真正有效時間大約不到20分鐘,這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。
因此,想要學習有效果,有效的課堂時間必須用來聽重點、聽難點、聽方法思路。而要做到這一點,有目的提前預習非常重要,必須要帶著問題聽講。
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,也有很多人不重視這一點。要么不預習,要么稀里糊涂預習,雖然看著也在認真聽課,但真正聽進去的東西卻少得可憐。
二、記憶衰退理論:必須及時復習
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,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,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。最初遺忘速度很快,以后逐漸緩慢。
但實驗又證實,合理安排復習時間也非常重要,并非復習就有效果,正確的時間點進行復習就會事半功倍!
那么,什么才是最佳的時間節點?
實驗給出的建議是5分鐘后重復一遍,20分鐘后再重復一遍,1小時后,12小時后,1天后,2天后,5天后,8天后,14天后就會記得很牢,很難再遺忘。
但因為高中學業繁重,要學習的科目也多,這個建議似乎過于理想,近乎不太可能。
大家可以嘗試:5分鐘后復述很關鍵(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),12小時或睡前溫習很重要(最好是通過題目鞏固),1天后、2天后、8天后三次復習,效果通常就已經非常不錯。
三、記憶編碼理論:必須動手構建知識樹
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:記憶效果取決于信息編碼方式,“深層次”加工比“淺層次”加工更有利于知識的記憶和提取。
換句話說,記憶和理解取決于如何加工信息。加工深度很難衡量、定義,因時而異,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記憶內容和已知信息間建立聯系,而建立知識樹是最為有效的方式,通過樹形結構把知識串聯和組織!
當你通過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建立起知識樹之后,那么書本將不再是一個個知識點的無序堆積,而是一個樹形結構,一個節點就是一個問題。
你要做的,就是建立并完善這棵知識樹,在學習中不斷調整、增刪節點,不斷發展、壯大這棵知識樹。知識樹一旦被搭建出來,每一個節點就是一次思考,每一次思考就是與周邊知識節點的一次連接。知識之間的聯系就越來越緊密,知識樹也就越來越有條理,越來越有生命力,很多問題自然而然就能觸類旁通、融會貫通,而不是雜亂無章的一團漿糊,毫無頭緒!
四、內隱語言理論:打破學習錯覺
很多時候我們自認為學得好,是錯將熟悉當作知道。
比如我們學習一個章節內容,畫了重點記號,甚至還做了筆記。這時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學得很好了,對知識點也了如指掌,但如果合上書做個簡單的自我檢測,瞬間就會忘掉三四成。
再比如,問自己一個學過的概念:“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”?
心里是不是覺得對這個概念很熟悉,但如果要求你完整描述出來,你真的知道嗎?
這種學習錯覺(誤將熟悉當知道)是內隱語言與外部語言的差異造成的。
通俗講,內隱語言是我們自問自答或不出聲的言語,外部語言就是我們正常交談或小聲默念。
內隱語言過于隱秘、快捷、破碎,而外部語言(或者書寫表達)是邏輯、完整、成體系的,
具體到學習中,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復習時,內隱語言抓住了幾個關鍵點,我們就會產生學習錯覺,誤以為都知道,但知識點不是孤島,是由邏輯關系構成的,這需要外部語言去描述、串聯,唯有經過外部語言檢驗,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!
因此,必須將內部語言轉換成外部語言。對此認知心理學推薦生成與測試兩種辦法:
生成,是指向同學、朋友、家人解釋所學知識。在解釋過程中,主動思考組織知識,構建出知識的邏輯性和條理性。
測試,是指對知識點進行自我提問,然后將答案小聲說出來,或者完整寫出來,不能心里一晃而過幾個關鍵詞就覺得已經掌握了。
五、情緒績效理論:壓力是資源
學習是為了提高自身,但對高中生而言,考場發揮也非常重要,臨場心態非常關鍵,那一刻的心態抵得上幾個禮拜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苦功!
這就涉及情緒績效,即情緒喚醒水平和績效間存在著倒U型曲線的關系,情緒太低或太高都會損害績效。所以適當的壓力是有好處的,完全沒有壓力或壓力過高都會影響發揮。
關于壓力的一項研究還表明,我們對壓力的認知會改變這一壓力曲線。
比如一個實驗證實,如果人們被簡單告知“你是那種在壓力下表現更好的人”,他們實際表現會提高33%,即使這只是隨便說說也無妨,重要的是信息改變了個人對壓力的評估方式。
學習和生活中,我們都難免會遇到不順,會遭遇壓力,偶有焦慮,但不要畏懼這種情緒,要學會不因為焦慮情緒而變得更焦慮,學會正視焦慮并將焦慮轉換為動力。
(本網站部分素材來自網絡,如果本網站展示信息侵犯您的版權或其他合法權益,請及時通知我們,本網站將及時刪除。)